百病拔罐:[54]带下的拔罐疗法

2024-10-11 23:22:26

  白带是指正常妇女腌擀释飙阴道内流出的少量白色无味的分泌物。若在经期、排卵期或妊娠期白带增多,是妇女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妇女阴道分泌物增多,且连绵不断,色黄、色红、带血,或黏稠如脓,或清稀如水,气味腥臭,就是带下病证。带下病患者常伴有心烦、口于、头晕、腰酸痛、小腹有下坠、肿痛感、阴部瘙痒、小便少,颜色黄,全身乏力等症状。一般分为脾肾虚弱和湿毒下注2型。

脾肾虚弱

症状

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或如鼻涕,如唾液样,无臭味,面色苍白或面带黄色无光泽,神疲乏力,食少,腹胀,便稀薄。

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 脾俞、肾俞、命门、三阴交。

(2)定位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百病拔罐:[54]带下的拔罐疗法

次髎: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俯卧,骨盆后面,从髂嵴最高点向内下方骶角两侧循摸一高骨突起,即是髂后上棘,与之平齐,髂骨正中突起处是第1骶椎棘突,髂后上棘与第2骶椎棘突之间即第2骶后孔,此为取穴部位)。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带脉: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腋中线上,与通过脐中的水平线相交为取穴部位)。百病拔罐:[54]带下的拔罐疗法

次髎:见前。

带脉:见前。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坐位, 用拇指沿小腿内侧骨内缘(胫骨内侧)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关节下时,胫骨向内上弯曲之凹陷为取穴部位]。

三阴交:见前。

(3)拔罐方法 

刺络拔罐法,关元俞、次髎穴用梅花针轻叩刺,再拔罐,以有较多血点冒出皮肤为度。余穴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注意事项

拔罐疗法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但要坚持多疗程治疗,以巩固疗效。

要积极查治导致本病的其他病证。

不吃生冷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戒烟酒,注意阴部卫生,节制房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