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成化弘治正德陶瓷鉴定方法

2024-10-15 23:31:49

1、(1)、在制胎方面,成化瓷特别讲究,其胎骨非常坚实又洁白细腻,修胎规整,胎质的精细程度超过永乐、宣德时期,器物的胎壁也比以往的要薄。但民窑器也有修胎较粗,碗类瓷器的足根细圆、足径变小、足根处常见淡的枇杷黄窑红,有的在足部釉内透出淡淡的红色。由于弘治年代较短,在制瓷上基本沿袭前朝,所以在鉴定上有“成弘不分”之说。但有几点可在鉴识中作参考:一、弘治盘必定塌底;二、弘治器底足稍矮,后仿者则底足稍高;三、弘治器底足处白釉发灰或泛青,与成化有区别。至正德时则瓷质见粗,胎质的精细程度不如成弘时期,器物胎壁也较前稍厚重,琢器接痕明显。当然,这只是与成弘时期相比而言,与明晚期相比还是要胜出一筹的。

明代成化弘治正德陶瓷鉴定方法

3、(3)、青花瓷用料,从成化起已一般不用“苏麻离青”,而改用平等青(也称陂塘青)。这种料与“苏麻离青”的浓艳又深浅不均并常有蓝黑色结晶斑不同,它比较柔和秀丽,给人以淡雅、舒适之感,而且发色稳定,适合于画人物和各色花卉。弘治青花与成化相仿,正德前期仍用平等青,但较前两朝稍显灰暗。后期使用石子青,这种料色泽青中偏灰,大都清淡无华。 从成化起,已开始改变永宣时期的小笔触着色法,而采用双勾线条,一笔涂抹的着色法。这种所谓的“分水”描绘法即起于成化,具体说即用浓度大的青花料先双勾图案,再用浓度小的青花料平涂上色。此外,凡见有根的花卉这是成化瓷的特殊标志。成化有以梵文作为装饰题材的,至正德官窑又见运用波斯文作为装饰的图案

明代成化弘治正德陶瓷鉴定方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