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和火山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没了地震地球会怎样
火山与地震是地球活动的正常模式,它说明地球依然是一颗充满活力的星球。究其根源,皆是因为地球有一颗炙热的心。
地球一直处于震动模式
我们的地球每天都会发生大大小小的地震,一般来说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我们感觉不到,所以3级以下的地震被称为无感地震,但分布在各地的地震仪可以监测出来。
无感地震可以单独发生,也可能是更大地震的前兆,因此地震专家、地质学家和从事地球物理研究的科学家们都非常重视无感地震。
还有许多地震发生在大洋的底部,如果不是事先布设了许多地震仪,我们不会知道地球上居然会有如此多的地震发生。2019年至今全球0.5级以上的地震发生过多少次?正确答案是超过158000次!2.5级以上的地震发生了25000次,5.5级以上的强烈地震超过440次。下图显示了2019年12月间全球震级在2.5级以上的地震分布:
陆地地壳的平均厚度大约是30千米,主要由花岗岩等岩石构成;大洋海底的地壳厚度要薄很多,平均厚度大约仅有5~10千米,构成的岩石主要是玄武岩、辉绿岩等等密度更大些的石头。30千米对于人类来说非常厚,但对于整个地球来说却是薄得跟膜一样,它比同样比例的鸡蛋壳要薄三分之二,几乎可以说是一碰就裂。
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探测和分析,发现地壳是由一块一块的板块拼成的,就像下面这张图一样:
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地震是由地壳板块运动造成的。
板块为什么会运动?
板块并不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木板,更形象一点说,地球的地壳更像是地幔表面的一层硬皮,当下面的地幔发生运动时,地壳就会相应地发生运动。
每当火山爆发时,我们会看到通红炙热的岩浆喷涌而出,这说明在很深的地下温度非常高,它可以熔化岩石。但地质学家们通过地震波的分析发现,地幔并不会像岩浆那样流淌,它也是由岩石构成,只不过上千度的高温以及强大的压力让地幔变得富有弹性,就像茶叶蛋的蛋白那样。
地幔会极缓慢地发生对流,从而推动上方的地壳向两边扩散开来。这些裂缝往往在大洋的底部,也是地壳最薄弱的地方。
当海洋板块向陆地板块下方俯冲时,由于强大的压力和摩擦加热板块下方的软流圈,也会造成火山喷发。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的陆地火山大多位于两个板块交汇的地方。
总结:
我们的地球在45亿年前形成之初就因为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衰变,以及物质之间在重力作用相互摩擦产生的强大热能,造成包括铁元素在内的重元素向下沉积形成炙热的内核。
地心通过持续加热上方的地幔,使地幔产生热对流。地幔的热对流推动地表的地壳产生移动,并相互推挤。
地壳板块在相互推动挤压的过程中发生破裂产生振动,这就是地震。与此同时,板块运动也造成了一些地区火山频繁活动。
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充满活力的表现,尽管有时候它造成的破坏会给我们带来损失甚至灾难,但从整个地球的角度看,地球的震动模式是人类以及万千生灵的福音。如果未来哪一天地球不震了火山不喷了,便意味着地心已经冷却,磁场消失,地球将走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