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为属于滥用民事权利的行为
民事权利是法律赋予公民自由的一种方式,在法律的规定当中,只要公民能够在法律划定的边界内合法的行使权利,就不会收到法律的约束。但是如果在行使权利时没有遵循合理的度,超越了法律的限制,就可能被认定为民事权利的滥用。那么,哪些行为属于滥用民事权利的行为呢?

2、一般来说,如果权利人行使民事权利的结果,不能让自己受益或者使自己所得利益极少,但是给他人或者社会带来的损害却很大。此种行为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损人不利己,并且行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损害他人的利益,属于滥用民事权利的行为。

4、在当事人双方负有一定的权利义务的前提下,比如债权债务关系,若义务人未履行或者迟延履行义务的行为只会使权利人的利益受到轻微影响,但是权利人拒绝接受义务人的履行将会使义务人遭受重大损害。此种情况下,如果权利人行使了该类行为,应属滥用权利行为。

6、在权利人实施的先前行为让相对人产生了合理信赖后,又依靠自己享有的权利实施了与先前行为相互矛盾的行为,导致相对人利益可能因此遭受损害。比如甲借用乙的手机,乙同意如果甲用坏手机不需要甲赔偿,后当甲用坏手机时,乙依靠自己享有的返还原物请求权要求甲赔偿。此时,该权利人行为即属滥用民事权利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