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对于银行存管常见的三大误区
1、误区一:有银行存管的平台就是安全的平台 这可以说是新手最危险的认知误区。因为银行存管实际上与平台是否安全并没有必然联系。 尽管银行出于对声誉的考虑,选择对接存管的平台会做相应的审核。但实际上银行并没有办法确保资金的安全性。 并且银行存管难以对接的情况只是一时的现象,对于现在的情况来说,由于监管的介入,未来存管的接入会越来越容易,其本质上和使用第三方支付的资金托管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3、误区三:第三方支付参与就是联合存管 判断是否直接存管,并不在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参与。 而是《存管指引》中要求的账户开立和注销、资金保管、资金清算、账务核对、提供信息报告等关键职责,是否由银行来主导完成。 如果在银行官网能查到投资者个人的银行存管账户及余额,那就是直接存管。至于过程中是否有支付公司参与、提供支付渠道,仅仅是提供了一种技术服务。 监管办法也明确表示存管方(银行)“不对网贷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若因委托人故意欺诈或数据发生错误导致的业务风险”,“存管人不对网贷资金本金及收益予以保证和承诺,不承担资金管理运用风险,投资人须自行承担网贷投资责任和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