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常见的分段方法
1、一、按时间的推移划分段落时间的进程,往往跟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写文章的时候,作者经常采用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的写作方法。这一类文章,作者在每个段落的起始处往往要交代一下时间,这就方便了大家对段落的划分。如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可按“19世纪初”“1830年11月的一天”“就在他离开祖国的那几天”“肖邦在法国巴黎一住就是18年”等表示时间的词句把课文分为四段。《最后的姿势》可根据“5月12日”“下午两点多”“13日22点12分”将课文分成三段。

3、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半截蜡烛》这篇课文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突然闯进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甄需觫宴妙周旋,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事,赞扬了母子三人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文章1、2两个自然段先介绍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参与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第3自然段写伯诺德夫人在德军点燃蜡烛的情况下,点燃了煤油灯,吹熄蜡烛,暂时缓解了危机。第4、5自然段写德军重新点燃蜡烛,儿子杰克假借搬柴准备端走蜡烛,但被德军夺回。第6、7自然段写女儿杰奎琳在万分危急的关头借上楼睡觉,端走了快要熄灭的蜡烛,成功保住了秘密和全家人的生命。由此可见,课文按事情发展可以分为四段。事情的发展顺序有时与时间、地点的转移联系在一起,这时既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分段,也可以按时间、地点的变化来分段。总之,具体课文要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5、五、按课文中的一个主要事件来分段如《夜晚的实验》这一课,主要写了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实验,终于弄清蝙蝠夜间飞行是靠听觉来进行的。围绕着这件事,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还写了两件与它有关的事。开头第1自然段写的是蝙蝠灵活地在夜空中飞行引起了斯帕拉捷的好奇,结尾7、8、9自然段写的是斯帕拉捷的实验引起了人们对超声波的研究,从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恩惠。这样一来,课文就很清楚地被分为三段了。这是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整理的五种常见的分段方法,但在具体分段时,要根据不同文章特点,选择一种最恰当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