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情商其实不难

2024-11-10 03:54:05

1、多锻炼孩子的耐心。很多家长对孩子很关心,甚至有些溺爱,生怕孩子受到了一点点冷漠。孩子一有要求,就立马答应,好像这样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殊不知,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焦躁,没有耐心。正确的方法是,从孩子婴儿期开始,就要有意识的锻炼孩子的耐心,每当孩子提出要求,或者哇哇大哭的时候,家长不必急于满足孩子,而是告诉孩子,等一等。这样孩子就会开始思考开始观察你的举动来明白你的话,在没有即使满足的同时,他开始锻炼了他的忍耐力,并且明白了只有控制自己,只有耐心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2、多多鼓励孩子。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孩子是可以完成,而且可能完成得很好的,家长朋友应该多给孩子去完成这样的事情的机会,并且鼓励孩子,你一定能行的。不要担心孩子小完不成任务而对孩子包办代替,长期这样,孩子就会失去信心,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办不成。所以,遇到孩子能完成的事情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多鼓励孩子自己去做,在你的鼓励下,他也会觉得自己是有这个能力,从而想去尝试,当尝试过后,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他做到了体验,掌握了事情的基本状态。若是成功,他会更加的自信,若是失败,他就会更加耐心的听我们的教学。

3、学会反问孩子。处于成长期的儿童,天性好问。有的家长朋友被孩子问得很不耐烦,有的则很高兴的回答孩子的提问。其实,这两种态度都不太好。第一种态度会严重挫伤孩子的好奇心,久而久之,就会对事情熟视无睹,渐渐失去求知欲。第二种态度虽可以培养孩子的求知欲,但却会导致孩子缺乏深入的思考,遇到问题总是求人,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利的。更好的方法是,当孩子有问题提出来的时候,我们将就那个问题反回去问他,“你是怎么认为的呢?”他就会顺着这句话而去得到他自己的一种思维方式。更多的时候,他会学会自我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还会在思考的过程与我们讨论问题的答案。

4、学会求孩子帮忙。要想孩子乐于助人,心胸宽广,而不是自私自利,只想着自己,家长“请求孩子”帮忙,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特别是孩子越小的时候,家长更应该适时提出这样的要求。比如,一岁多时,家长可以说:请你帮我递一张纸,好吗?二岁左右可以这样请求:请你帮我把衣服上的纸屑掸下来、、、、等等。在一次次的“帮忙”中,孩子养成了一种勤劳的习惯,也形成了一种乐于助人的品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