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的风俗与美食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小年是春节的前奏曲,热闹仅次于过年。北方地区的腊月二卑瓿寡狍十三,人们称为“小年”,意味着一年的结束。而南方一般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关于小年的这个时间差别,可能与过去的“官三民四道士和尚五”有关,就是说凡是家有秀才以上的功名的都在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黎民百姓是二十四日,道士和尚是二十五日。小年吃什么呢?古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让我们一起瞧瞧小年的那些习俗吧!

2、祭灶习俗: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小年习俗之:扫尘土
1、小年到,马上就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来一次彻底的大扫除迎接新春的到来。大扫除的三大清扫重点,无非是厨房、地板和玻璃。不过有些细节之处可能您并未留意,而这些卫生死角恰恰是关乎健康的大事情。一起来看扫尘全攻略吧!

2、“福”字窗花剪法:1、将方形的纸张对折两次;2、将已折成条状的纸按长边横向对折后打开来,再将一头按三等分折叠,另一头按二等分对折,再按三等分折叠的一端如图所示剪去一角;3、在右半部分折剪出“口”和“田”;4、最后打开来折剪左边的示字旁。

小年美食之:关东糖
1、关东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它是祭灶神用的。清人写的《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清代祭灶,供品中就有“关东糖”、“糖饼”。关东糖在东北的农村、城市里,大街小巷、街市上,都有小贩叫卖:“大块糖,大块糖,又酥又香的大块糖。”乳白色的大块糖,放在方盘上,一般有三寸长,一寸宽,扁平,呈丝条状。新做的大块糖,放在嘴里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有一种特殊风味,是关东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的一种糖。
2、关东糖做法原料:炒熟芝麻1.2斤、白砂糖1斤、麦芽糖3两、猪油2两。做法:1、锅子一只,倒入白砂糖和箔炬肇昱麦芽糖,加少量水(平白砂糖高为宜),进行熬制;2、待锅内砂糖粒子烧化,水分基本蒸发,糖浆烧得较稠时,可用一根筷子挑起一点糖浆即放入盛有冷水的碗中,糖冷却后变硬,发脆可放入猪油,再加芝麻(如糖经冷水冷却后发粘,需继续进行熬制),待芝麻入锅后,锅子要离炉搅拌均匀,倒入事先准备好的盘内(盘内涂油以防粘)压平;3、趁热切成块或条,切制时注意白芝麻切成1厘米方,4厘米长的条子,黑芝麻则切成3厘米长,2厘米宽,半厘米厚的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