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丁巳年是哪一年
清朝丁巳年分别有公元1617年(后金天命二年)、公元1677年(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737年(清乾隆二年)、公元1797年(清嘉庆二年)、公元1857年(清咸丰七年)、公元1917年(民国六年、清宣统九年)。
扩展资料:
我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连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起来叫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干支(gānzhī)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符号叫地支。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符号叫地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干支纪年